形成實際的加工軌跡——數控卷收器、液壓式滾筒加工機、全自動倒角加工機的機床,在形成實際的加工軌跡時,考慮到加工對象的凹陷、凸模模型性、鉬線直徑、放電間隙、加工方向等因素的影響,在自動編程系統中如果將鉬線半徑設為r鉬,將單邊放電間隙設為δ電,則加工軌跡的偏移修正量為
f=r鉬+δ電(1))。
目標輪廓通常由直線和圓弧組成。其他曲線由直線和圓弧的組合得到。因此,要調整刀具的實際加工軌跡,實際上需要將圓弧的半徑r增大或減小f,使直線沿法線方向直線移動f。
直線的兩端點為PS(xs、ys)、PE)xe、ye)時,
原直線的一般方程式為l:ax+by+c=0(2)
平行移動后的直線方程式為l':ax+by+c'=0(3)
其中(4))。
a=年-年,b=年,c=年-年(5)))))))。
在圓弧的情況下,r'=r±f(6)))。
式(4)、式)中正負符號的選擇取決于工件的凸、凹模型性、加工方向。各情況下的調整情況見參考文獻[2]。系統在進行關系計算時,準確到1μm為止。對各實體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后,得到了刀具的實際運動軌跡,消除了刀具與放電間隙等工藝參數的誤差,提高了加工精度。
在實際加工中,工件輪廓不光滑,出現角、尖角等,容易引起斷絲、短路、塌邊、間隙等問題時,添加過渡圓弧(r)f),使加工軌跡平滑過渡,保護鉬絲,加工效果良好系統按照加工順序對各實體進行插補運算,將加工指令保存在文件中,發送到從系統進行加工,實現了通過CAD/CAM集成形成實際加工軌跡——霸州縮管機械液壓車床全自動倒角機床。